每年的两会都有一些问题引发了大家的特别关注,这些问题往往总结了人民的心声、寄托着人民的期待,我们将这些问题进行深刻评析,让我们通过这些资料对社会的认知更加全面、深刻、准确,回顾过去成绩、展望未来前景。
两会热点: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
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“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”,2020年政府 工作报告提出“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”。连续两年在政府报告中提及要发展中 医药事业,既让全国和全世界了解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,又宣告了我们要实现 中医药创造性转化、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坚定决心。
政策链接
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、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、具有原创优势的 科技资源、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,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 重要的作用。
———《中医药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
中医药信息化是实现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技术支撑,也是体现中 医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。全面提升中医药信息化水平,以信息化驱动中医药 现代化,是适应国家信息化发展新形势的重要举措,是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 内在要求,也是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的必然选择。
———《中医药信息化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
社会联系
2020年5月21日,重庆市卫生健康委与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在重庆签署 川渝中医药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。川渝两地将在多个方面开展合作:共建川渝 地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;打造川渝结合部中医医疗集群;实施中医药 人才培养工程;建设川渝中医药科技创新高地;共建川渝中医药产业经济体。
通过以上合作,川渝将共同推动两地中医药事业、产业、文化一体化发展。
深度评析
悠悠岐黄,本草飘香
东汉末年,华佗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,属世界首次;东晋时期,葛洪在世界 上最早提出用含碘食物来治疗甲状腺疾病;17世纪,中国已普遍运用和推广使 用人痘进行天花免疫,而18世纪末英国人才发明了牛痘的接种。2015年,屠呦呦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,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。2020年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,清肺排毒汤成为治疗新冠肺炎的重要药 品,中医药在抗疫中发挥了巨大作用。
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,是中华文明 的瑰宝,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,我们不该把它视作落后的封 建糟粕,更不能将其抛弃,而应该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,让它为现代中国的健 康事业加油助力。
然而,中医药的发展事业面临着诸多困难。中医药的体系和产业庞大,它 当前的问题也是系统性的。当前,传统产业与市场之间并未实现有效对接和均 衡匹配。从中医来说,中医专业人才不足,中医整体治疗水平不高;于中药层面 而言,天然中药材无法满足需求,中草药种植的质量水平和产业化程度低。更 严重的是,中医与西医相比,在实践中并没有被平等对待。根源在于现行医师 管理、药品管理制度“以西律中”,中医西化、中药西管,不适应中医药特点和发 展需要。
既然问题是系统性的,那么促进中医药发展就不能攻其一隅而要全盘发 力。要多措并举,综合施策,促进中医药创新发展。
首先,要加强中医药事业发展顶层设计。当 前 的 管 理 模 式 是 “以 西 代 中”,这完全无视甚至抹杀了中医作为东方文化瑰宝的特色。将中医完全“西 化”,势必从根源上危及中医的发展。因此,要加强顶层设计,坚持中医思维,改 变当前“以西代中”的管理模式,用中医的思路和方法来发展中医药。
其次,要加快中医人才培训体系的建立。一切竞争都是人才的竞争,要想 有优秀的中医人才,就要有优秀的师资队伍。中医课程的基础理论课十分重 要,曾几何时,只有临床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才有资格上基础理论课。这些资 深教师们学验俱丰、医药两擅,课堂生动有吸引力,学生学得好,便为临床课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。而今基础课教师往往是年轻教师,无甚临床经验,更遑论深 厚的中医功底和传统文化素养。为了补齐短板,国家层面应尽快完善中医药高 校人才评价体系,让高校中适合教学者安心从事教学工作,以优秀的师资来培 养优秀的中医继承者。同时,要加强中青年教师中医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。中 医院校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,要从政策上鼓励年轻教师跟师、 跟诊回炉深造,继承老教授们的本领,以便培养出更多优秀中医师,传承传统中 医文化。
再次,要探索“互联网+中医药”发展新模式。互联网应用对健康管理、疾 病预防以及医疗服务体系的影响是巨大的,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以及互联网思维的引入,“互联网+智慧医疗”等概念让中医药产业发生了深刻变化。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先生说:要大力推进中医药信息化,运用大 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;要坚定不移地、更加主动地拥抱信息化,准确把握中 医药信息化服务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大目标、大方向,充分发挥大数据、互 联网、智能医疗在中医药治未病、重大疾病治疗、疾病康复中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作用。乌镇互联网国医馆是全中国首家开馆的互联网国医馆,它采用“中医 药+互联网+人工智能”的服务模式,优化了中医诊疗流程,让老百姓无需奔波 就享受到全中国名老中医的远程诊疗服务。今后,乌镇互联网国医馆作为一个 分诊平台,还会成为弘扬中医文化、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重要途径。
最后,要加快中医药“走出去”的步伐。经过这次疫情,国际上对于中医药 的认可逐渐加大,此刻是我们推进中医药走出去的巨大机遇。一方面,要文化 为媒,加速中医药文化交流传播。可以加强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等中医药 国际推广机构的合作,也可以发挥社会组织、华人华侨的力量,通过多种形式逐 步提升国外对中医药理论与保健治疗作用的了解与认同。另一方面要以贸易 为径,畅通中医药对外贸易渠道。政府要强化政策扶持引导,支持企业开展境 外商标注册、产品国际认证、境外专利申请,从而不断扩大出口市场,不断增加 中医药贸易的国际市场创造力、竞争力和影响力。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,传承精华,守正创新,加快推 进中医药现代化、产业化,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,推动中医药走向 世界。这是时代的使命,也是历史的责任。
千载以降,中华民族以中医药对抗曾经千百次的疫情。放眼当下,《黄帝内 经》和《本草纲目》入选世界记忆名录,“中医针灸”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扬名全球。事实证明,以中医药促进健康的“中 国方案”值得让世界共享。万里之外,我们惟愿中医药能够造福与我们命运相 连、休戚与共的地球村同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