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教师招聘

高中·《沁园春·长沙》说课稿

2021-07-26 10:29 湖北教师招聘 https://hb.huatu.com/湖北教师考试群 文章来源:未知

点击订阅
湖北华图
公务员招录,事业单位考试,教师招聘信息

高中·《沁园春·长沙》说课稿由湖北教师考试提供同步湖北人事考试。更多关于高中·《沁园春·长沙》说课稿,湖北教师招聘备考技巧的内容,请关注湖北教师考试频道/湖北人事考试咨询电话:027-87870401。湖北教师考试交流群:湖北教师考试群

高中·《沁园春·长沙》说课稿
一、说教材
首先,我来说一下教材,毛泽东的《沁园春·长沙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1 阅读鉴赏部
分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。《沁园春·长沙》是按照古典诗词的严整规律写成的,正如第一单元
卷首语所说,“五四之后对外国诗歌的翻译和介绍,促进了中国新诗的发展。这里选录了毛泽
东的一首词,正好可以与新诗进行比照。”
二、说学情
在分析完教材以后,我将简要分析一下学情:
对于刚开始进入高中学习生涯的同学们来说,新诗相对比较陌生,而古诗词在小学初中已
经接触了很多。值得注意的是,毛泽东这首词,写于五四以后,用古典诗词的格律这个“旧瓶”,
装的是新时期革命斗争的“新酒”,用这首词来与当时的新诗作比照,可谓是教材编者的匠心
独运。因此,《沁园春·长沙》这首词,既是承接了初中古典诗词的学习内容,也是为高中更
加深入地学习如何鉴赏新诗作铺垫,让学生体会到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的目标、要求、特点,
帮助学生向更高层次的文学鉴赏水平进步。
三、说教学目标、重难点
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,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,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
下三点:
1. 理解诗人写作风格,诗歌创作背景;掌握诗词格律;掌握准确的诗词朗读技巧。
2. 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,学会赏析诗歌的一般方法,为以后的新诗学习打下基础。
3. 通过意象的学习,发挥想象和联想,品味诗的意境,体味诗人在逆境寒秋中昂扬的情怀,
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。
-39-根据以上对本课教学目标的设定,结合学生情况,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位如下:
教学重点:分析《沁园春·长沙》的结构。
教学难点:通过品味词中的宏阔的语言,赏析作品是如何将秋景和革命主义情怀融为一体
的,从而深入阐释词中蕴含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。
四、说教法学法
教学设计是本次说课的核心内容,下面,我重点说说我的教法:
诗歌有节奏和音韵的美感,要培养学生体味诗歌美的能力,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,就要使
学生切身的体会诗歌最直接表露的美。出于对诗歌体裁的特点及学情的考虑,我以诵读法为主
要教学方法。
学法上,强调预习过程中,通过不同的媒介,搜集相关描写秋景的诗句;了解毛泽东的生
平,毛泽东的思想。
五、说教学过程
接下来,我将具体说说我的教学过程:主要包括导入、新授、小结、作业等几个部分。
(一)联系实际,导入课题
导入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,如果导入吸引了学生,那么整堂课就已经成功了一半。以
秋天作为导入,请一两名同学简单谈一下自己对深秋的印象,然后引领大家一同联想关于秋的
诗句。由诗词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千古都有悲秋的主题,然后看毛泽东是以怎样的心态和笔触
来描绘湘江边的深秋的图景。
(二)初读课文,整体感知
诗歌的美在朗诵中得以最直接的感知,让学生先自由朗诵诗歌,体味诗歌的情感基调。提
问学生:这首词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朗诵?请学生谈一谈对毛泽东的生平和思想的了解和认识,
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写作年代的相关图片和影像资料,让学生对诗歌的情感有一个更为清晰的
认识。在此基础上,再次朗诵全诗,点拨学生把握朗诵的节奏。
(三)研读课文,深入领悟
由我来逐句诵读全诗,在诵读过程中,与学生展开对话,讨论。首先,要求学生将前三句
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来,明确前三句的信息——交代了时间(寒秋)、地点(橘子洲)、人物
(诗人自己“独立”)。第四句的“看”字作为领字领起后面的景色,我重点从景物(山林江
舸鹰鱼)及景物的修饰词入手分析。分析在写景中由远山层林到近江百舸,由仰视“鹰击长空”
到俯视“鱼翔浅底”,全方位的视角,描绘出一幅立体的风景画。在这些修饰词上,用语精准
(如“染”字),大气(如万、层等),色彩鲜艳(如“红”),动作性强(如染、争等)体
-40-现出蓬勃的生机。诗人从“怅”字转入抒情,带出下半阙忆事抒情。所以在这里要对毛泽东少
年时期在长沙的活动作一些介绍。然后分析重点的词如:“携”“侣”“同学”等表明人物关
系亲密团结,“峥嵘”“稠”有时代特点,“恰”字引起铺叙表明人物的气质禀赋。重点分析
最后一句“到中流击水,浪遏飞舟”,体会诗人的一番少年豪情。结合上阙“问苍茫大地,谁
主沉浮?”要学生思考诗人在下阙是否已经做了回答。由此,让学生体会到诗人一腔少年拿云
志,由象入境,由景入情。
(四)品读课文,读中感悟
再次全班朗诵诗歌,回味全诗,这一次朗诵,要求学生注意朗读时的节奏变化,情感应更
加饱满。
(五)归纳总结,深入理解
在学生整体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,帮助学生适当拓展,可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基于此种目的,我会启发学生谈谈学完这首词后的感受,帮助学生升华主题,让学生在交流中
巩固对这首词的感知。
最后,我会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,教师侧重从升华情感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总结:我
们通过学习毛泽东的《沁园春·长沙》,感受了伟人的情怀,我们要将伟人的情怀内化为自己
的学习动力,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
(六)深化情感,分层作业
结合教学目标、教学重点和难点,我布置了以下作业:
①要求学生背诵全诗,增强学生对诗歌的感悟,体会诗歌的美。
②预习《诗两首》,看看是否能运用古典诗歌的鉴赏规律来赏析新诗。

    (编辑:黄梅华图)
    有报考疑惑?在线客服随时解惑

    公告啥时候出?

    报考问题解惑?报考条件?

    报考岗位解惑   怎么备考?

    冲刺资料领取?

    立即咨询

    2022年湖北中小学教师报名提醒

    閫夎
    鎶ョ彮